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13


覺閾之感覺根本就不科學

覺閾之感覺根本就不科學 《應該和 IT無關的媒體與傳播》 -4 上篇我們談到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基模,這個基模像是個人的資料庫,他收集了一個人出生以來所有的經驗作為人類分辨及判斷事物的參照資料。而這個基模會隨著你的經驗及使用不停的被你重塑。 接著來聊有關「判斷」這件事,影响判斷的變因很多,幾乎是談之不盡的,有大量的研究及論文專精在探討人類如何判斷及決策,有本書叫《了解人你才知道怎麼設計》書名講出了一個該領域如此被重視的原因,唯有先開始對人類本身習慣的探討及了解,你才會知道如何設計一切,這裡因為我才疏學淺就來解釋一些和決策相關的詞彙。


我知道你的明白,淺聊「認知基模」

我知道你的明白,淺聊「認知基模」《應該和 IT無關的媒體與傳播》-3 上一篇我們談到傳播時需要有基本的定義,今天就來聊聊為何定義永遠不同的成因,其實就是來自於每個人的「認知基模不」同。認知基模,這是個認知心理學的名詞,顧名思義是一個人認知時做為參照的基本資料庫,有在資料庫裡的東西才認的出來,才能下定義及判斷。 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大家都有一個不同的資料來儲存自出生以來的所有記憶及經驗,如果用佛教的角度來看,認知基模就類似「識田」是一個提取資料用的資料庫。這些資料是用來讓人辨認出事物及分析判斷用的,也就是資料比對及參照啦~ 所以各種工程師一定不陌生才對 😛


什麼是傳播? 能吃嗎? 《應該和 IT無關的媒體與傳播》-2

什麼是傳播? 能吃嗎? 如果指的是傳播妹的話,大概能吃…(誤) 上面這句開頭的話,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却幫我點出一個在大眾傳播的情況中,一個最基本的要點,所謂的傳播就是散佈資訊,散佈資訊要成功要經過三個動作,一、編碼 二、傳輸 三、解碼,在編碼及解碼之間需要的就是通訊協定。 以上,有沒有讓各位工程師們突然覺得傳播一點也不陌生了 XDD 沒錯,傳播的過程其實和網路通訊協定的過程一樣,有編碼、傳輸及解碼三個階段,中間需要一個共同的協定,以確保收受之間的訊息是一樣的意思。


《應該和 IT無關的媒體與傳播》-1 起 ,從一堂傳播理論課開始

十幾年前我剛上大一,新學期一堂傳播理論課一開始,教授就和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那是同一個課目開在資訊系的通識課,那天教授講完了一整節的傳播理論課,說明及探討一些傳播現象及案例之後,來到提問時間,一陣靜默後同學舉手了「教授,請問這節課的正確答案是什麼?」


台灣和中國人眼中的彼此

台灣和中國人眼中的彼此- 台灣人看大陸人 觀察的母群主要是G+,G+上大陸人比較多,至少比不能用的臉書來的多,還有某些網站上出現留言的大陸人及來台陸客,再加上少數合作過的大陸人,整個結合成我對大陸人的整體印象,我一向不是很喜歡用單一個人的行為去評論整個族群,所以在此特別解釋,不是指每一個人,而是被我接觸到的大陸人給我的綜合印象。 簡單說起來有幾個特質,勤奮務實、積極主動、自大、不懂得尊重。在此就先別提因為社經的巨大差異,造成有些人的文化水準差到不可思議的部分,不過文化水準這個部分我細想過,還是可以歸因在「不尊重其他人」,像是在台灣買東西無視排隊隊伍,直接對著店員大喊,絲毫不在意他人想法的插隊等等…我都覺得可以歸因到自我中心及對他人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