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夏林清「護航?」其實「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是對的 9


我知道這件事大家都很生氣,有各種讓人生氣的理由,我也沒有認同夏的多數行為
但是其實「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本身是對的。

所謂的培力:empowerment – 賦權;培力;充權
是經常使用在社會扶助跟社工界的一種心理輔導技巧,很不幸的在夏案裡被搞歪搞臭了…
受害者
這句「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並不是要受害者否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是一種心態上的轉變,用來幫助他們跳脫受害者心態能重新站起來的方式,當然… 夏的用法太奇怪了,讓目前培力的過程看起來變得很荒謬。

先這樣假設一個情境,整個社會對性侵受害者的另眼看待,覺得受害者好可憐,太可惡了、怎麼可以欺負弱女子呢? 好可惜一生的清白都毀了、好好的一個女孩子碰上這種事、不是你的錯你又沒辦法反抗。這類的話語,會讓受害者的受害感更嚴重,讓人落入一種加害者很強大、受害者又弱小又可憐無法反抗的角色情境。

所以「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就是這樣來的。
不要把被性侵看的那麼嚴重及受傷,而是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錯,有錯的是侵犯你的人。

因為受侵犯的事件,有問題的絕對都是侵犯他人身體自主權的人,而不是受害者
所以,當社會對加害者「過份的」憤怒,對受害者「過份的」同情,在這行動中就會加重受害者受傷的程度

是的,被侵犯是事實,法律上要求償、要爭公道
但心理上不能是受害者心態,那會把自己放在相對弱的位置,變得軟弱,所以旁人也不需要一直好可憐他是受害者。

夏的背景是扶助掙取妓權、LGBT等性少數及弱勢,所以她的理論用上培力並不奇怪,因為透過讓弱者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受害者再加上他們特有的小圈圈提供互助的力量,確實是幫助不少人站起來,但是進入內聚團體這樣的確有點像人渣說的有宗教感,的確小團體會有比較強大的自癒能力,但是一但對外的時候也容易不理性,產生敵我之分或是盲目護航……

然後小團體過頭,就進入gene講的這個社群情況 團體迷思,也就是我們流行講的同溫層現象
而且呈現出來的樣貌還滿嚴重的 http://gene.speaking.tw/2016/09/blog-post.html?m=1

可以肯定夏的手段和方式和朱巫不合,然後朱一指控,夏就爆走了…
從5月多開始爆炸,因為剛好我有朋友是輔大的所以一開始就跟到情況,一路看著夏各種爆走,再到前幾天的巫道歉文整個野火燒不停…

對夏的公開發言能力覺得很絕望,她大概是我網路打滾這麼多年,所能見到最會惹網友生氣的人了…
的確也是各種荒腔走版,但是… 其實…「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這句,本身是對的 QQ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未來對各種弱勢不要老是對著他們說他們是弱者,也不要把被性侵當成太過份的事件,對於侵犯他人身體自主權的加害者,當然要對之處罰、聲討,但對受害者來說,沒有必要去加重描述被性侵是多麼可憐、毀滅一生的事情。

給受害者力量,「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我們一起向做錯事的人聲討讓有的處罰及公道,別當可憐的受害者。


About chibc

chibc《暗月之鏡》 從高中網路開始普及就開始成為重度網路使用者,早期主要活動集中於巴哈姆特。
G+ CHIBC


看完有什麼想和版主講的,沒有就留個「閱」吧

9 thoughts on “幫夏林清「護航?」其實「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是對的

  • Eric

    這句話對不對根本不重要,重要是誰拿著用,因為問題主軸不是這句,解釋用的正確與否都是旁枝小節
    態度問題衍生措辭使用結果

    • chibc Post author

      我其實不是希望事後轉換受害者心態,而是希望事前的社會就是這樣想,所以才要出這篇明顯會給我自己找麻煩的文

      如果大家對被性侵犯的態度不一樣了
      當事人一開始就不會受到那麼大的心理傷害

      同時能給加害者一個警告,受害者不會怕到不敢說無法面對,而是會給你死

      某個角度也是增加嚇阻犯罪的效果

      我誠心的希望大家試著跳脫「夏版的培力」試著暫時把她做了什麼可惡又讓人生氣的事情暫時放一邊,給「別站上受害者位置」一個機會,這是我寫這篇會給我自己找麻煩文章的理由

      試想,當一個社會對性侵這件事的反應總是過激,覺得十分的羞恥、一生都被毀了的時候,受害者可能陷入多麼沈重的心理壓力之中,這就是為什麼性侵犯有時候很容易逃走,而受害者完全不願意指認的原因

      受害者被社會上的「關心、同情」搞到不願意面對,越是用各種言詞去同情受害者,受害者覺得自己越可憐,加害者就越覺得反正你也不敢張揚,你這麼丟臉….

      「不要站在受害者的位置」就是給當事人力量,整個社會對性侵的態度正確,一開始就不會造成過於巨大的心理壓力

      我寫這篇就是為了這個,其實我才不管夏心裡真實是怎麼想,我反而還很生氣她搞爛了這個觀念

      • tseng chih chen

        受害人就是受害人,如果沒有「受害」這個事實,如何追究「加害者」的罪過?又如何警悈未來企圖加害的意念,能在意念之初,就因為警知整體社會對此犯行的絕不寬待,而按下邪惡意念?

        要讓受害人認知「你沒有錯,你不必感到羞恥」,不應該是依賴催眠受害人「同意沒有受害」,甚至逼迫受害人否定自已的真切的痛苦。

        而應該是「你就是受害人」,而且大家也都認同你就是受害人,所以,你完全不必感到羞恥,而且更有責任讓加害人受到應有的懲處,以預防下一代受害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包括現在與未來。

  • Kenneth

    我是覺得說,方法沒有對跟錯
    只有適合跟不適合,還有使用的人怎麼操作
    「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跟「培力」這種方法論的東西本來應屬中性
    但是被夏跟他身旁一干人等給錯玩了,然後錯玩之後還不認錯(或不覺得有錯)
    整件事情才會這樣如野火燎原……

  • MonsterStar

    像這樣的論述,其實是危險的。
    『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在這個社會脈絡下,本來就是種反直覺的立場。
    我相信培力的觀念,對於長期社會的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不過觀念都像是雙面刃,會傷人或是助人,端看如何運用。就像在助人工作中,助人者可能會希望「當事人能夠為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做出不同的選擇」,但這會是一個諮商目標,是逐步引導當事人靠近的方向;而不是一見面,在任何關係都還沒建立,或是對當事人的問題沒有理解的狀況下,就直接告訴他「你要為自己負責,你只是在逃避責任」,這只會造成更多傷害。
    當然,這次夏的事件明顯是後者,但就算是因為使用失當而造成的傷害,我覺得還是很難去宣稱「錯都在使用者,觀點仍然沒問題」。這次的事件反而是提醒我們,在運用或者傳播這個觀點時,我們同時也要承認觀點的限制。我想,培力的觀念會在這次的事件中被批評的這麼慘,有部分的原因正是因為讓人感受到「信者狂熱,不願承認其限制」的緣故,不是嗎?

  • Dora

    恕我愚見。延續留言裡面的討論,別怎麼樣怎麼樣是一種負面論述法,如果直接改成「相信你可以跳脫受害者的位置」會不會比較好?

  • Katy

    我覺得dora說的很好,別輕易「踩」上受害者的位置~這句話的中文陳述是可以調整的,「受害者」本身就「真的」是「受害者」,她並非「自願」「踩」上去的,對受害者來說ㄧ點也不「輕易」好嗎?心理師或社工師可以引導案主自覺與empower,跳脫框架,{跳出受害者的洞}這講法或許比較好,

  • 陳慧敏

    網路的匿名性,讓人人大放厥詞,個個成為專家。每個人都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也應該要尊重別人的論述。這本來就是個開放多元的社會,許多鄉民藉由貶抑別人抬舉自己,實在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