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bc


About chibc

chibc《暗月之鏡》 從高中網路開始普及就開始成為重度網路使用者,早期主要活動集中於巴哈姆特。
G+ CHIBC


我們塑造的媒體

承上篇《媒體塑造的世界》我們聊到「媒體識讀」,今天就先來介紹一下我們網路時代的媒體運作。 以一個創作者的角度,相信大家都聽過「內容是王道」這件事,這依然是一個在資訊傳播中不變的真理,但是在網路及人人是內容創造者的時代,創作出好的內容這件事不是成功的唯一法則,同樣重要的是掌握好的行銷及傳播的關鍵,記得一個朋友講過:內容為王 行銷為后 人脈是銀彈,實在講,單只有任何一項都是不夠的,成事需要相輔相成。 回到一個閱讀者的角色時,接受資訊時就需要知道媒體,尤其是網路媒體的傳播方式。 傳統的新聞內容除了是記者去採訪之外,還有一個是公關稿,公關稿可以由各單位的公關發出,甚致是任何一個人寄傳真過去,只要內容寫的夠好夠有新聞性都有機會刊登,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新聞,有不小的機會是來自某個企業、政府單位、商家自己寫的精美內容,記者在趕稿壓力下,只要你的內容不錯寫的夠像新聞稿又夠有爆點,都有機會成為免費的新聞式廣告。


媒體塑造的世界 1

早期在電視、廣播媒體剛出現時,有一個傳播理論叫做「子彈效應」或「皮下注射理論」,這個理論說明了一個現象,當閱聽人也就是在大眾傳播領域被我們叫做「受眾」的這些人曝露在媒體之下時,會無條件的吸收媒體給的資訊,著名的例子就是火星人攻擊地球事件,這個事件的起因是一個廣播節目開玩笑的用新聞播報的方式廣播了有長的像章魚的火星人攻擊地球,結果造成整個社區的恐慌,現在想起來也許很扯,不過在當時媒體受限的情況之下,群眾幾乎是沒有能夠去分辨真假的判斷力的。


聰明有極限,笨蛋無底限? 這是「知溝」不是笨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及資訊傳遞,在我們的歷史中出現許多次有如演化般的改變,傳播方式隨著科技在演變 上古時候人和人之間資訊的分享開於在口述傳播的時代,交流資訊靠的是口耳相傳這種面對面講述的傳奇、故事,訊息及資訊透過吟遊詩人的傳唱散佈在族群之間,形成傳奇、故事等神話的材料


「野放」不是 「放生」 1

有人覺得讓野生動物回歸自然很好,所以放生也不是那麼壞的事 不過,這裡搞錯了「放生」的定義,這些人在台灣做的是「放生」不是「野放」 任何一種動物個體,不管是經由人工繁殖或是野外捕抓或是被受傷救援,都會有一段時間是透過人力去餵養 這個餵養的過程都會影响生物在野外自主求生的能力 完全人工繁殖的不用說,你把他從人工環境丟出去,就是死路一條 就連被抓回來或是受傷被救回的動物,在人工餵食的環境不同,生物個體個性不同時,人工餵食也會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動物可能因此對人類失去戒心,或是改變了原有的飲食習慣等等⋯⋯ 「野放」是很專業的事情,由人類收容到野放是很嚴僅的,要做很多評估 「野放」不是 「放生」,不一樣 野放是在考量過環境,物種個體狀態,是否能在野放地存活,野放地點是否為合適的棲地⋯⋯ 考量相當多要素才能決定野放的個體、時機、地點⋯⋯ 而所謂的歲末祈福法會、佛誕放生、寺廟前買動物隨機放生、家人生病放生求消災⋯⋯ 這些,全都沒有考量到生物個體的情況,放生的時機點適不適合,放生地點合不合適等等因素全都沒有考慮,只在乎買了多少錢的什麼東西放掉我會有什麼功德、福報,完全和保育沒有關係 這裡的法會放生,根本沒有考量到動物的情況,只是單純的棄養而己 ============== 聖嚴法師對「放生」的開示 現在在台灣隨意的放生是放死 無知的放生,是殺生、是害生 而不是真正的功德,是罪過 尤其是在佛誕等時節在寺廟門口有些人抓了動物在賣,要給好人心去放生,這些動物被抓了又賣,賣了又抓,一下子就死掉了 這樣不是放生,是放死 把錢捐出來給動物保育機構讓他們去保護野生動物,這才是做功德


「讓你變笨!!! 臉書不告訴你的袐密」

長期以臉書為主要訊息來源,會被當成廣告農場裡的畜生,被臉書分到一個又一個的廣告主題圈裡面 XD 這個圍欄是關 科技訊息的,可以發電腦週邊廣告 這個圍欄都是母的 可以發東京著衣的廣告 這就是一直試圖告訴大家的 臉書的計算曝光方式,會讓使用者越來越陷在自己的小圈圈裡,以為全世界的想法都和自己類似 但是你要和別人說這樣有什麼不好的時候,要拿出心理學及一大堆理論來解釋,結果就是沒人理你也不感興趣 此時,只好下標聳動「讓你變笨!!! 臉書不告訴你的袐密」 推薦《Facebook沒有告訴你的事》泛科學 http://pansci.tw/archives/39496


慶祝及狂歡沒有錯,錯的是你忘記什麼叫心意

雖然聖誔節或什麼節日,真的是商人用來吸金賺錢的噱頭無誤 但是一到節慶時節,批評所有的慶祝是一種浪費或是無腦的跟風,也是一種狂妄自大的做法 其實節慶是人類在社會化之中,為日子下的逗號 本來就是讓人在某個日子時能進行特定的儀式來增加彼此的關係 當然,沒有必要拘泥型式,也沒有必要把一切的活動都套上商業的墨鏡 只要你的心是真誠的,慶祝只是一種型式 不需要花太多精力、金錢去滿足商人對「慶祝」該有的定義 也不需要看不過去一堆人在慶祝,慶祝本來就是社會的一部分 節慶本身沒有錯,慶祝/狂歡也有其必要性,只是對於歡樂的成因要小心不要被商人及媒體迷惑,忘記了節日真正的歡樂在哪裡 我媽有說一件很重要的事 有時候不是事情有沒有意義,而是那件事對你認為重要的人有沒有意義,所謂的「滿願」,去滿足你在意的人的願望,是很美的…. 當然,如果對方並不是一個吃「心意」的人,那一切就會變成一種浮跨及表象上的利益,去吧~ 找一個吃香火或心意的人來陪你過一輩子…


隱忍其實是陷人於不義 1

隱忍其實是陷人於不義。 我們的社會講求忍讓把忍耐當成一種美德,只有在忍無可忍時才能無需再忍,其實在我眼中「忍耐」還滿不健康的,而且常常是錯誤還會導致更多問題及誤會的方式。 不是小事興故,而是要懂得溝通。 可能我們不習慣溝通,太習慣於上行下效這種由上而下的思考方式,也習慣將錯誤推責任給別人,用推却責任來降低自己面對錯誤的壓力,或是選擇忍而不發。 但是,不講的話,錯誤會消失嗎? 如果一件事確實會造成你心裡不舒服,或是在各種事情的運行上產生小問題,此時若是不說,積久了就成為大禍,指著別人罵「我忍你很久了!!」的時候,對方極有可能是一頭霧水的。 因為你從來就沒有提過你的感覺,你只是忍耐。 說出你的想法不是指責別人,也不是要求別人照你的意思去做,而是一種溝通,用平實而確定的語氣去說明自己在經驗某件事時的感受或者是對於某個做法及方案的考量及切入點。你的文字及語言目的是要和對方取得共識,你明述自己的情況,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去說明,你要取得的是對方的理解而不是在指責對方,所以不要採用隱忍當做處理的方式,請使用理性的溝通來改善彼此的關係。 假設你喜歡被送小禮物,你要在某些場合告訴對方,讓對方知道,不要教別人用猜的然後沒做到還怪對方不「貼心」。 如果某個朋友或同事,有奇怪的習慣困擾你,不要忍著然後在背後指點說壞話,要直接詢問並告知這些行動造成了困擾,在對方而言可能一直都不曉得自己的行為造成他人困擾,只要態度是友善而溫和的並且讓人知道不是在責怪,這反而是一種前進及幫助。 我們人當社群生物,就是要靠溝通來找出平衡點,設立界線,這才是真正的禮貌、不冒犯的方式。而不是隱忍不說,然後在心裡或背後偷罵。 用你的關心及善意提出意見及看法,試著找出平衡及差異,然後包容或一起改善,這才是永續的和平前進方法。 下次,有碰到問題拜託不要隱忍,拿出來溝通一下吧~ 不會被咬掉一塊肉的。


我要幫《多元成家方案》講幾句話 3

什麼是家庭,怎樣才算一個家? =================================== 我,暗月之鏡要幫《多元成家方案》講幾句話 1. 婚姻制還是在並沒有癈除 2. 提供無血緣及非婚姻結合的家人能有一個被法律保障的方式 這個法案提供了不同選擇的人有另一個出路,也不像婚姻那麼有強制性,也沒有癈除婚姻制度改行多元成家制 想結婚的男女就去結婚,想結成伴侶成家的人也可以依法有個家人關係 所以當然沒有性忠貞義務,也不限血親、不限性別,都能簽訂伴侶契約 且單方意願可解約,其他親人不會因此而有姻親關係, 可協調後財產繼承 這是一種成為家人的方式,而不是結婚 我認為家的核心並不在一男一女之間的婚約,而是只要真心用感情連結在一起,共利共榮的人之間組成的,才叫家 和血緣、婚姻、戀愛都無關 真正互助相依的人們組成的,才叫家 血緣及戀愛是動物性的刻在基因中的人性,可是血綠及愛情並沒有為成家的要點做上保證 不親不愛的同血緣,由愛生恨的愛情殘局,都成不了家的,家人,不是用血緣及婚姻來定義的 以下為書介 《我的違章家庭》 什麼是家庭,怎樣才算一個家?    一紙結婚證書、互訂終身儀式、買間房子,還是生兒育女? 兩人一貓,還是跟比家人更親密的好友們同住一起? 在「結婚=成家」的社會裡,不只父母會送房子給結婚子女,政府住宅政策也獨惠異性戀婚姻家庭。文化和體制雙面夾殺,想成家的同志伴侶、單身者、好友、手足,只能靠自己的雙手打造家園夢。活生生的故事發生在每一個角落,但卻從來不被正視,從來不被討論。   彷彿只有透過婚姻關係所組成的家庭,才配稱之為「家庭」,才是所謂的「正常」家庭。然而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不受法律保障的非婚家庭,就像某種違章建築,因應著一個個真實的生命情境與生活需要而存在,但時時可能被拆除……這些不被法律保護的家庭組合,累積了什麼樣的故事?展現了何種現行法律照看不到的甜蜜或辛酸?我們將本書命名為《我的違章家庭》,希望能讓眾多被忽視的非婚家庭,拿回『家』的定義權,書寫自己的歷史。 多元成家草案 FAQ(PDF)


覺閾之感覺根本就不科學

覺閾之感覺根本就不科學 《應該和 IT無關的媒體與傳播》 -4 上篇我們談到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基模,這個基模像是個人的資料庫,他收集了一個人出生以來所有的經驗作為人類分辨及判斷事物的參照資料。而這個基模會隨著你的經驗及使用不停的被你重塑。 接著來聊有關「判斷」這件事,影响判斷的變因很多,幾乎是談之不盡的,有大量的研究及論文專精在探討人類如何判斷及決策,有本書叫《了解人你才知道怎麼設計》書名講出了一個該領域如此被重視的原因,唯有先開始對人類本身習慣的探討及了解,你才會知道如何設計一切,這裡因為我才疏學淺就來解釋一些和決策相關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