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及文字的束縛


我在plurk裡說喜歡有男子氣概的男孩子

可是突然我發現,氣概就氣概,哪裡是專屬於男子的?
我很欣賞的那種經過思考後的勇氣及承擔,那哪裡是獨獨男生才有?


 

最起碼我自己的母親就是個超有氣概的女人

而且身邊也有很多帥氣果敢的女性友人啊~

因為習慣,常常會把一些人格特質給性別化
像是美嬌娘,只有女生才可以嬌美嗎?如果有溫柔嬌美的男生的話好像也不錯喔…吞口水….

或是負心漢,好像也不是只有漢子會負心 

特質本身應該要是沒有性別的 
但是語言本身是發展在特定的社會裡,所以不同的種族文化就會演生出不同的語言

比如愛斯基摩語據說有30種以上不同的雪、冰、水之分
堆積的方式和顏色不同會有不同的字來稱呼

法文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分成男性和女性,包括桌子、椅子、門
而中文則是光 ” 我 ” 就有無數種說法….

印象超深的一個笑話

某個想學中文的外國人向朋友學中文: 「我從最簡單的 ” I ” 學起吧」
中國友人,I 是吧? 最簡單的講法是我,男性又可以說俺、老子、林盃,女性的話有小女子、人家、奴家,林祖罵

如果你是老師的話要說為師,當徒弟要說是弟子或是小徒,是學弟的話叫自己末學,依你的身份、性別還有講話的對象又可以分成草民、賤民、奴婢、妾身、為夫、在下、小的、下官、老納、貧尼、老道、末將、本官、本宮、老身、本座、本王、孤、朕、寡人等等…還有,….」

外國朋友:「等…等一下!!!  光是 I 這麼難學,中文真的好難啊….」

由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於” 倫理關係” 的重視。

以前我們上外國文學導讀時唸過 “但丁神曲” ,當時我們老師就說了,你如果不懂拉丁文,就很難感受原文的美

因為這部但丁神曲和我們中國的詩詞很類似,不止是有故事情節,文章字句也講求對仗呼應
在朗讀時可以欣賞到音韻的變化,要翻譯就會面臨語意、音韻及象徵隱寓的難題

當你使用不同的語言的時候
你的思考就會根本上的不同,因為某種語言可能天生就沒有適當的詞可以形容 

就像你根本很難和外國人解釋 婆姨姑舅、叔伯仲季這類的關係稱呼
因為他們只有Aunt Uncle 而已

反過來很多外國人的思考我們也許同樣的難以理解
(講話就講話,還分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還有進行式、完成式,還有現在完成進行式….這什麼鬼啊?)
心理學裡有一個部分討論到生長環境對人的影响,也就是討論到認知基模的部分

一個人從小到大接受的訊息會影響他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

所以母語八成也是…

 

你學的是什麼樣的語言,你的思考就很難跳脫那個語言的範圍

我對中文唯一的不滿,大概就是女字邊的壞字好多啊= =+
雖然沒有到因為文字造成兩性問題那麼誇張,但是或多或少會影響到中文使用者的認知吧

有時候知道多一種語言可以讓自己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
相對的也就不會那麼偏頗狹隘 

一但你接觸過更多的可能,世界想必會變的更廣闊

 

 能少一點偏見和岐視就更好了……….


About chibc

chibc《暗月之鏡》 從高中網路開始普及就開始成為重度網路使用者,早期主要活動集中於巴哈姆特。
G+ CHIBC

看完有什麼想和版主講的,沒有就留個「閱」吧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