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些,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派的想法
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紅之後,有些家長也表示光看劇名就不想看,內容太誇張,甚至是認為這些是案例改編,把別人的人生故事寫出來是不道德的。
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紅之後,有些家長也表示光看劇名就不想看,內容太誇張,甚至是認為這些是案例改編,把別人的人生故事寫出來是不道德的。
最近中國一本新書《巨嬰國》 端傳媒專訪作者的文章: 巨嬰之國?專訪武志紅: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找媽媽 很有趣的角度,雖然我覺得用半歲前沒獲得滿足來解釋成因有點怪怪的,佛洛依德,潛意識心理學這種什麼都歸到嬰、幼兒時期不滿足的推論,在現代心理學裡確實因為不可認偽性會讓人無法很心服口服的接受其科學價值,但是用來切入東方的「聽話」「照護」這種社會及父權結構,說明中國人沒有獨立思考的依賴性,這個觀點還滿有趣的。 也就是靈魂不夠獨立,人際互動之前的情感索求沒有一個限制。
所謂的破窗效應,指的是一種類似放棄感的心態 如果你看見一整排乾淨整齊、完整的窗戶,會下意識的去維持他的整潔一旦某扇窗子破了個洞,人們就會開始往洞裡丟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