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anuary 2014


說不出口的想法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網路上的言論一面倒,充滿謾罵與指責,或者我們看見某個人引起眾怒被人肉或是被全民圍殺,這些人類似乎很非理性的一面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當然也引起許多社會學及心理學家的注意,今天就來聊聊幾個很基本的理論及概念,讓大家可以用更理性超然的態度去看待所謂的「輿論」。 人是社群的動物,所以都會本能性的社會化,會合作、溝通、交流、展現出社交性的各種舉動,人類有許多群眾行為背後的成因都是為了加強社會化,因為社會化有他在演化上的好處,像是分工合作、降低風險、共同養育後代等等,但是有一些社群演化出來的習性,在現代的觀點看來,似乎不是那麼理性 =w= 其中一個理論叫做「沈默螺旋」,意思是在一個群體中,只要有人出發表示意見同時有部分的人附和時,原本有其他意見的人就會選擇性沈默,同時部分的人會因為有人贊成就「西瓜偎大邊」也表示附和,越多人加入附和時,有其他意見的人就會更沈默,像是一個旋渦一樣,漸漸的和諧,創造出其實大家想法都一樣的假象。 我個人猜測,這也許是演化上讓社群產生共同意見的方式,但是實際上最後得出的結果經常不是最佳或是顧及最多人的,而是越勇於發言及勢力強大的人可以掩蓋其他的聲音,所以我在討論各種議題的時候都習慣會去鼓勵所有人發言,並提出是否有其他意見的可能性,不特別為有可能有其他意見的人開一個窗口的話,這些想法就會被掩埋掉了,然而多元的想法才能增加創意及最佳解答出現的機會。 「沈默螺旋」最後會引起群眾暴力,一但大眾產生一個貌似共同的想法之後,原本不是那麼贊成這個意見的人就會漸漸被同化,這個現象我們可以在各種造勢晚會及演唱會中看到,當人群聚集到一個程度之後,就容易失去理智而歸化到情緒性的共嗚裡,同樣是演唱會,在家裡聽藍光DVD配超頂極音響不會讓你熱血沸騰到痛哭流涕,在現場的搖滾區裡就很有機會了,不止是歌手的表演精彩而已,很大的成分是那種群眾聚集之後的催眠效果,和吸毒差不多了 XDD… 另一個叫做「同儕效應」的原理,我們社群性的生物會習慣去附和自己的朋友,親近的人並試著去尋找被社群認同的價值,於是在兩個效應的加乘效果之下,霸凌就出現了,一但有人帶頭之後,群眾就容易失去理智,不管是青少年還是成人,都有可能做出很可怕的行為。 這也是統治手法的一種,人類天生會對巨大的形象產生敬畏感,因而幾乎所有的獨裁統治者都會塑立自己的巨大塑像,利用巨大的建築物來建立威信、神格化自己等等… 這張圖就是一個沈默螺旋的反例,這個人在納粹的遊行過程中,不願舉手敬禮 很少很少有人能在這種情境下去思考及做出理智的判斷 圖片引用 : 一張相片勝過一個徽章︰「平凡人」August Landmesser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叫做「路西法效應」,這牽涉到更多社會心理學的議題不止是「沈默螺旋」、「同儕效應」,這個實驗有拍成電影,教授在講解了納焠時代的種種情況之後,在徵得同學同意的情況之下開始做「角色扮演」的實驗,有人演軍人管教者、獄卒,有人是扮演普通人,他們發制服、做認同徽章及建立一些規則,一開始大家都用玩笑的心情在扮演,但是幾個星期後,實驗開始走樣,同學及老師自己本身,都被這些角色影響,扮獄卒及管教者的同學開始用很強烈的手段去排擠不合規定的人,甚致對施暴失去同理心,被施虐的人的心態也變了,開始對自己喪失自信等等…最後實驗在教授的夫人發現事態失控後強硬的停止了… 所以即使是在已經知道這些情況之下的人,還是有機會被情境影響,對這種情況的了解只能降低或讓你避免自己陷入這種模式的場合 我們可以見到在納焠時代,眾人集體陷入狂熱時,仍然有人可以拒絕服從,可以看到路西法效應的實驗讓天真甜美的學生變成惡魔,對社會學及傳播的了解可以多多少少的讓你用別的方法看這個世界 =w=


問卷調查及新聞數據解讀

上一篇我們聊到新聞媒體有時候會為了流量而採用誇大不實但精彩度滿分的內容,這是屬於造假的部分,但是有時候所有的數據都是真的,但是「數字真的會說話嗎?」 即使今天一個媒體公佈了一個問卷調查的內容,像是XX新聞中心做的民調顯示OOOXXX,這種內容都有實際的數字而且沒有做假,應該可以比較接近真相 了吧? 其實也還是不一定 XD 除了在統計學上面有關母群體大小、誤差率之外,在問卷的設計上還有許多可以動手腳的地方,甚致是調查的方法都可以影响結果,接下來就來個問卷調查大解密 XD


我們塑造的媒體

承上篇《媒體塑造的世界》我們聊到「媒體識讀」,今天就先來介紹一下我們網路時代的媒體運作。 以一個創作者的角度,相信大家都聽過「內容是王道」這件事,這依然是一個在資訊傳播中不變的真理,但是在網路及人人是內容創造者的時代,創作出好的內容這件事不是成功的唯一法則,同樣重要的是掌握好的行銷及傳播的關鍵,記得一個朋友講過:內容為王 行銷為后 人脈是銀彈,實在講,單只有任何一項都是不夠的,成事需要相輔相成。 回到一個閱讀者的角色時,接受資訊時就需要知道媒體,尤其是網路媒體的傳播方式。 傳統的新聞內容除了是記者去採訪之外,還有一個是公關稿,公關稿可以由各單位的公關發出,甚致是任何一個人寄傳真過去,只要內容寫的夠好夠有新聞性都有機會刊登,所以我們一般看到的新聞,有不小的機會是來自某個企業、政府單位、商家自己寫的精美內容,記者在趕稿壓力下,只要你的內容不錯寫的夠像新聞稿又夠有爆點,都有機會成為免費的新聞式廣告。


媒體塑造的世界 1

早期在電視、廣播媒體剛出現時,有一個傳播理論叫做「子彈效應」或「皮下注射理論」,這個理論說明了一個現象,當閱聽人也就是在大眾傳播領域被我們叫做「受眾」的這些人曝露在媒體之下時,會無條件的吸收媒體給的資訊,著名的例子就是火星人攻擊地球事件,這個事件的起因是一個廣播節目開玩笑的用新聞播報的方式廣播了有長的像章魚的火星人攻擊地球,結果造成整個社區的恐慌,現在想起來也許很扯,不過在當時媒體受限的情況之下,群眾幾乎是沒有能夠去分辨真假的判斷力的。


聰明有極限,笨蛋無底限? 這是「知溝」不是笨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及資訊傳遞,在我們的歷史中出現許多次有如演化般的改變,傳播方式隨著科技在演變 上古時候人和人之間資訊的分享開於在口述傳播的時代,交流資訊靠的是口耳相傳這種面對面講述的傳奇、故事,訊息及資訊透過吟遊詩人的傳唱散佈在族群之間,形成傳奇、故事等神話的材料


「野放」不是 「放生」 1

有人覺得讓野生動物回歸自然很好,所以放生也不是那麼壞的事 不過,這裡搞錯了「放生」的定義,這些人在台灣做的是「放生」不是「野放」 任何一種動物個體,不管是經由人工繁殖或是野外捕抓或是被受傷救援,都會有一段時間是透過人力去餵養 這個餵養的過程都會影响生物在野外自主求生的能力 完全人工繁殖的不用說,你把他從人工環境丟出去,就是死路一條 就連被抓回來或是受傷被救回的動物,在人工餵食的環境不同,生物個體個性不同時,人工餵食也會有或大或小的影响 動物可能因此對人類失去戒心,或是改變了原有的飲食習慣等等⋯⋯ 「野放」是很專業的事情,由人類收容到野放是很嚴僅的,要做很多評估 「野放」不是 「放生」,不一樣 野放是在考量過環境,物種個體狀態,是否能在野放地存活,野放地點是否為合適的棲地⋯⋯ 考量相當多要素才能決定野放的個體、時機、地點⋯⋯ 而所謂的歲末祈福法會、佛誕放生、寺廟前買動物隨機放生、家人生病放生求消災⋯⋯ 這些,全都沒有考量到生物個體的情況,放生的時機點適不適合,放生地點合不合適等等因素全都沒有考慮,只在乎買了多少錢的什麼東西放掉我會有什麼功德、福報,完全和保育沒有關係 這裡的法會放生,根本沒有考量到動物的情況,只是單純的棄養而己 ============== 聖嚴法師對「放生」的開示 現在在台灣隨意的放生是放死 無知的放生,是殺生、是害生 而不是真正的功德,是罪過 尤其是在佛誕等時節在寺廟門口有些人抓了動物在賣,要給好人心去放生,這些動物被抓了又賣,賣了又抓,一下子就死掉了 這樣不是放生,是放死 把錢捐出來給動物保育機構讓他們去保護野生動物,這才是做功德


「讓你變笨!!! 臉書不告訴你的袐密」

長期以臉書為主要訊息來源,會被當成廣告農場裡的畜生,被臉書分到一個又一個的廣告主題圈裡面 XD 這個圍欄是關 科技訊息的,可以發電腦週邊廣告 這個圍欄都是母的 可以發東京著衣的廣告 這就是一直試圖告訴大家的 臉書的計算曝光方式,會讓使用者越來越陷在自己的小圈圈裡,以為全世界的想法都和自己類似 但是你要和別人說這樣有什麼不好的時候,要拿出心理學及一大堆理論來解釋,結果就是沒人理你也不感興趣 此時,只好下標聳動「讓你變笨!!! 臉書不告訴你的袐密」 推薦《Facebook沒有告訴你的事》泛科學 http://pansci.tw/archives/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