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事看法+藉題發揮


學生,制服嗎? 1

衣著本來就是人類社會裡判斷地位的主要方式,制服則是其中最快用來判斷身份的方法 比如: 法律規定軍警的服裝不可以隨便穿,連cosplay都是犯法的,就是因為服裝代表某種身份 人類社會就是會用自然的採用身份來決定彼此互動的方式,這是先天刻在血液裡的,如果要避免過度的歧視是需要教養及知識才能做到 學生,也是一種身份,我們的社會對學生本來就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所以學生制服在這裡是一種學生身份的代表,可以有效的劃分身份 所以學生制服之於社會,是有實際需求的道具


公道伯粉團,公道不公道? 台灣公道伯 王金平

其實,我並不支持王金平 XD 但是我很喜歡這個粉團的操作方式,同時也抱著小小的期待,如果有一天,台灣的政府人物對網路社群也能用這種態度在分享資訊,那該有多好? 昨天,公道伯粉團在「金萱」字體的募資上也推了一把,看的出來是有預謀的整理了資料並完成符合臉書傳播模式的投影片式相簿,還出動了鄉民祭品文模式,公告說超過1萬分享數捐 50萬 XD 以臉書分享數來說,1萬分享的廣告費 50萬,搞不好算是很便宜 XD 而金萱字體也在各種因素下,佔了民氣、人氣、良好計劃及呈現的力量,在昨天單日就創下募資1000多萬的成績,接下來應該會有不少後續的新聞及分析,在此表過不計 XD (對不起我懶,這也不是我主要想講的事) 我在想的是,政治是眾人之事,在民主社會裡應該是人民把政策事務交付給這些人去處理 而過去在黨國或極權時代,政策會是上對下的宣導,政府自己把政策方向搞好,民意不用管用宣導的就是了,不從就走極權控管,下令封殺等等 而現今,尤其在網路普及到幾乎人人有臉書帳號,個個使用社群通訊平台的時代,民意,也越來越需要雙向的溝通,人民習慣了彼此用各種訊息的溝通及討論、宣傳自己的同時也取得認同及互相的協調,在討論之間慢慢建立共識及方向 然後政治人物很多都沒有跟上這個潮流,還停留在「宣導」的程度,以為訊息發佈了就要被接受,或者反對的都是「另一個政治人物派來的」,這種幾十年前的落伍模式


說好不提的波多野結衣 1

雖然我試圖不在這波風頭上談波多野結依,包含這則,我還是發了兩次訊息 (上一則是單純在讚嘆社群覆蓋率) 不想講的原因是覺得「社群焦點」太集中了,事件獲得了過多的關注,這有違我想要拉抬的多元角度,不過實際上不談好像也不太可能,太多事圍著打轉,我就一口氣講明我的想法好啦~ 悠遊卡公司發行「波卡」,涉及了幾個大的議題: 1. 性產業的合法化 2. 性別歧視、父權思想、怎麼教育孩子 3. 悠遊卡本身:戴季全本身的爭議、公股、公家的形象 4. 柯文哲的市長身份及藍綠各有意圖的政治紛爭 最主要這幾個,還有一些零星的戰場,我就講這4大議題我的看法囉,吐一吐以後就可以不看這件事了 XD


隨機砍人擠掉了八仙 擠不掉偏食的媒體和無知村民般的播報視角 …

換了一個主角 內容依然是拼命翻拍臉書 ,訪問四周的親友 :你覺得它像個平常人嗎 ? 再剩下的就是youtube熱門影片還有行車紀錄器了 主流電視媒體不停的在街道巷弄中配著餐廳的食物吃下肚 黑心的程度也是 讓人嘆為觀止,如果照現在的新聞播報模式,其實我們只需要臉書跟youtube 不需要電視新聞媒體了,你知道嗎? 如果台灣的主流電視新聞就只能拿出這種程度的東西只是自殺而已,只是抄 youtube或者是ptt的熱門文章,沒有整理沒有過濾沒有更深一層的專業理脈的話 要你幹嘛? 又不對、又不快、又不夠多


「純論設計」小英上 TIME 封面,討論拍的美醜表示缺乏基本的視覺涵養 14

以下就是引起宣然大波的蔡英文上 TIME 雜誌的封面 在各種討論中,最沒有意思的就是說這張照片把她拍醜、拍老了 會有這種層級的討論表示對話者缺乏對人像攝影的基本認知,這種視覺的鑑別能力是一種美學涵養,應該是自小透過美術教育及生活中建立的一種觀察能力。 接著就來純聊基本的人像攝影。 視覺及攝影利用光影、取景視角、人物角度可以呈現出很多文字以外的內涵 這張照片的解讀不該是美或醜,而是拍攝者打上強烈的光影、採用黑背景及高對比的拍法,要呈現的是「時代感、存在感、堅定」等視覺造成的心理印象 PTT裡也有人把這些和星際大戰的尤達照片做對比,沒錯,真的很像 與其要說這張照片和尤達很像,不如反過來看,這種打光及角度的手法本來就是在傳達一種象徵,所以說都像智者,不如說用來表現智慧、領導的人像攝影都採用類似的手法打光、取角 小英這張不同的是用強烈的光影製造戲劇感,黑色的背景讓人物有時代感,有點巴洛克派的激情表現,戲劇化中隱含不確定性和尤達光影比起來強烈多了 下面這張由討論攝影的網站所分享的圖片,可以看見不同的光線角度在拍攝人物時造成不同的效果,神袐、恐怖、權威、平和,相同的被攝人物單單透過打光不同就能打造完全不同的視覺形象


「純論設計」這是兩張不同的募款視覺,以下就幾個方向來討論視覺設計 39

「純論設計」這是兩張不同的募款視覺,以下就幾個方向來討論視覺設計 首先右圖: 可以注意到背景是淺灰色而非純白底色,降低了對比色的視覺壓力,人物氣色好,視覺動線向上看,接到主視覺的LOGO,訊息明確 「LIGHT UP TAIWAN」然後是有個人特色的簽名。 再來左圖: 高彩度的藍色在純白底上,顯的刺目失去易讀性,底圖的圖案未做任何降彩階或透明化的處理,導致底圖和主標搶焦點,大標因為和底圖同色融在一起,只好用白框來加強易讀性,結果造成大標的不一致感及破碎


真文創 假文創? 賣錢就不是文創,那還能說是一個產業嗎? 1

也許,來自政府的文創相關的支援,一開始目的上就歪了 創造一個「文創產業」實際上就是失了次弟,孩子都還沒長大就趕著希望能上場打仗 回想到文化創意的源頭,來自生活、習慣 一切由「人」出發的各種設計、想法,讓生活更美好更有情調的做法都是文化美好的一面


re: 學者批:年輕人缺文化素養 恐成菲律賓 2

這兩天有個新聞,說是學者批年輕人沒文化,還說會變成菲律賓 XD 先不管歧視菲律賓那種自視甚高的想法,關於文化素養的宣導我是這樣認為的: 任何一個文化,要受人喜愛就要拿出自己迷人的地方 到處哭訴別人不喜歡你,你們不愛我的文化就會死光光喔! 這種咀咒式的言論,只會招人白眼而己 真的要號召大家喜歡,把你的文化裡迷人的東西拿出來吧! 不要恐嚇大眾、指責別人不愛你,那是怨婦好嗎?